成都市规章备案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0 20:20:39   浏览:88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成都市规章备案规定

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常委会


成都市规章备案规定


(2004年10月28日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规章备案工作,加强对政府规章的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规章是以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签署命令公布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规章备案报送职责,加强对规章备案报送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规章备案报送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报送规章备案,应当提交规章备案报告、市长令、规章文本和起草说明。
规章备案报告应当载明备案规章名称、市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通过时间、市长令号、公布日期和报送备案时间。
第六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是常务委员会接受政府规章备案的工作机构,负责规章备案的具体工作,对报送备案的规章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分工,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规章内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应当同时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第七条 规章备案实行登记制度。对报送的备案规章符合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予以备案登记;对不符合第五条规定的,暂缓办理备案登记。
暂缓办理备案登记的,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通知制定机关补充报送备案或者进行重新报送备案;补充或者重新报送备案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登记。
第八条 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区(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规章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本省、市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规章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市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
第十条 提出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第十一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规章审查工作,主要就规章是否存在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超越制定权限;
(二)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三)违背规章制定程序;
(四)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第十二条 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应当在收到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之日起的30日内作出审查结论,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告知提出审查要求和审查建议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三条 经审查,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认为规章存在本规定第十一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 规章的制定机关应当自接到审查意见之日起30日内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书面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第十五条 规章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主任会议可以提出改变或者撤销规章的议案,提请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第十六条 对于不报送规章备案或者不按时报送规章备案的,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通知制定机关,限期报送;逾期仍不报送的,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机构提请主任会议决定,给予通报,并责令限期报送。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铁路优秀中青年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

铁道部


铁路优秀中青年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

1988年12月9日,铁道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选拔优秀中青年科学技术及管理人才,并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是建设好科技人员队伍、保持先进科技水平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为了真正把有才能的科技人才选拔出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他们为铁路科技事业献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铁路优秀科技人才分三级进行选拔管理。第一级为需报国家人事部审批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第二级为需报部审批的拔尖人才;第三级为各局院厂校级优秀人才。
第3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类科学技术及管理人员。

第二章 选拔条件
第4条 选拔拔尖人才的标准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年龄一般在五十五岁以下,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应用技术研究方面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以上,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者;
(二)在理论研究上有创造性成果,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的获得者;
(三)在部级以上的重点工程、设计项目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者;
(四)在科技及企业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及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在解决科技面向经济、经济依靠科技问题上成绩显著者;
(五)在引进、消化、吸收重大科技成果及先进设备中或企业的技术改造中,解决了关键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者;
(六)成绩显著、国内知名、同行公认的优秀教师。
有突出贡献专家的选拔条件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三章 选拔程序
第5条 选拔工作每二年进行一次。选拔对象由所在单位提出,上级主管人事部门审核,委托局一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议(不搞群众评议),经部属单位批准后报部审批。
第6条 报部审批的拔尖人才,应按综合评议结果排列顺序。部审批时,将按排列顺序择优选拔;对拟报国家审批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在事先征求单位意见后由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议,报部长批准后报送人事部审批。
第7条 部对选拔工作只作宏观指导,不预先确定指标和分配名额。各单位要严格掌握选拔条件,确保选拔质量。

第四章 管理与培养
第8条 经上级审批确定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而未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应分别认为具备研究员及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或副研究员及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所在单位不再评审即可结合本人专业进行聘任。
第9条 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拔尖人才,由部直接掌握,委托所在单位代部管理。主管人事部门应对他们进行追踪考察,每三年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存入本人业务考绩档案。
第10条 为了保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拔尖人才工作的稳定性,对他们的工作一般不调动或调整,不过多兼职,凡涉及他们工作的调动,所在单位应事先征得部干部部的同意后方可办理。对他们的奖惩、离退休和调整应报部备案。
第11条 建立与科技专家的联系制度,及时反映、解决专家提出的意见和的建议。
第12条 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由人事部颁发荣誉证书;技尖人才,由部颁发荣誉证书。
第13条 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拔尖人才可享受以下生活待遇:
(一)经批准选定为有突出贡献专家的人员和拔尖人才,给予晋级奖励,其职务工资一般提升一个工资等级,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升两个工资等级,但均不得超过本人聘任职务的最高工资标准。对职务工资已达到现任职务最高工资标准的,则不给晋级奖励,可给予其他种类奖励。在聘任为新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进入该职务最低等级后,不得冲销由于评为优秀科技人才后所增加的工资级数。
(二)保健医疗照顾;
(三)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优先解决住房;
(四)提供因公、因病用车;
(五)每年不少于15天休假。
第14条 积极为他们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出国进修、考察等提供条件;对他们急需的科研开发经费、图书、仪器设备等,优先给以支持与照顾;根据工作需要,酌情配备助手。
第15条 以他们为中心,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学科组,形成梯队。
第16条 各单位应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等多种渠道,对优秀科技人才的事迹进行宣传报导,扩大知名度,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

第五章 附 则
第17条 对在选拔中弄虚作假、谎报成果的,经部核准后取消其荣誉称号,恢复原工资及待遇。
第18条 局院厂校优秀人才的选拔管理办法,由各单位根据本办法精神制定。
第19条 本办法由部干部部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检察、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检察、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的决定

(1980年9月2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鉴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是特别重大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特作如下决定:
一、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进行检察起诉。
任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兼特别检察厅厅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喻屏、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史进前为副厅长,马纯一、王文林、王芳、王振中、王瀑声、王耀青(女)、冯长义、曲文达、朱宗正、江文、孙树峰、李天相、沈家良、张中如、张英杰、张肇圻、孟庆恩、图们、钟澍钦、袁同江、敬毓嵩为检察员。
二、成立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特别法庭设两个审判庭。
任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兼特别法庭庭长,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汉周、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黄玉昆为副庭长,王文正、王志道、王战平、甘英(女)、史笑谈、宁焕星、司徒擎、曲育才、朱理之、任成宏、任凌云、刘丽英(女)、刘继光、许宗祺、严信民、苏子蘅、巫宝三、李明贵、李毅、吴茂荪、沈建、张世荣、张敏、范之、费孝通、骆同启、高朝勋、高斌、黄凉尘、曹理周、翟学玺为审判员。
任命曾汉周为第一审判庭审判长、伍修权为第二审判庭审判长。
三、特别法庭公开进行审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家机关、人民解放军派代表参加旁听。
四、特别法庭的判决是终审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