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组赁经营有关税收处理问题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2:49:27   浏览:95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组赁经营有关税收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局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组赁经营有关税收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局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关税收处理问题的通知
为了适应目前有些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情况,现根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对其有关税收问题的处理明确如下:
一、外商投资企业由其内部职工承包其部分或全部生产经营,仅是在内部改变经营管理方式,仍应以该企业为纳税实体计算缴纳工商统一税和企业所得税。企业所付出的承包费属于承包者工资、薪金的部分或相当于工资、薪金的部分,可以列为企业费用开支,超过部分不得列支。承包
者取得的承包收入,应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由合作一方承包生产经营,仍应以该合作企业为纳税单位计算缴纳工商统一税,并依照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施行细则第三条的规定,由合作双方分别缴纳所得税。
三、外商投资企业由外部其他企业或个人(包括该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承包生产经营,仍应以该企业为纳税实体计算缴纳工商统一税和企业所得税。企业所付出的承包费可以列为费用开支。承包者取得的承包收入,应视为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计算缴纳工商统一税和企业所得税。
四、外商投资企业由其他企业或个人(包括该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租赁经营,定期向外商投资企业支付租赁费的,应以租赁者为纳税实体计算缴纳工商统一税和企业所得税。租赁者所付出的租赁费可以列为费用开支。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租赁收入,应当缴纳工商统一税,并依照税法
规定计算纳税的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国内的国营、集体、私营等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股东)承包或租赁经营外商投资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应按国内税法的有关规定纳税。



1989年4月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明确办理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程序的补充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明确办理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程序的补充通知

财政部文件财监〔2009〕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7号)下发后,相关部门纷纷来电询问退税审核程序问题。为顺利执行该文件,规范相关部门退税行政审批行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负责初审的财政部门原则上是指各地(市、区、州)财政局,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各县(县级市、区、旗)财政局为初审部门;负责复审的财政部门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专员办负责终审,并按规定办理退税手续。
  二、负责初审、复审的财政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专员办根据复审意见进行终审。除财税[2008]157号文件规定外,专员办办理一般增值税退税事项仍按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一般增值税退税行政审批管理程序暂行规定》(财监[2003]110号)执行。
  三、专员办、负责初审和复审的财政部门应当严格遵守各项廉政制度与工作纪律,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对退税工作的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增值税退税审批工作。财政部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行政审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和规范退税工作管理。专员办、初审和复审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九年二月十三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孙常临与张绍范为执行股东财产纠纷一案处理意见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孙常临与张绍范为执行股东财产纠纷一案处理意见的复函

1953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
你院1953年11月30日法总字第4607号函悉,关于对孙常临与张绍范为执行股东财产纠纷一案的请示处理意见,我们认为:如孙成国所作买卖确非其夫孙常临共同所有,则不宜查封孙常临所有权的财产,反之,如该代销处系其父子共同所开,当然欠债孙常临亦应负责,查封孙常临的房产是可以的,希调查清楚,再作处理。

附:最高人民法院东北分院对股东财产处理的请示 法总字第4607号
最高人民法院:
我院本年度受理孙常临与张绍范为执行股东财产纠纷一案,经审理结果,其事实经过是这样:孙常临的儿子孙成武(个人的钱)与其姐丈张绍范各出资东北币100万元,于1949年12月开设第六代销处一所(给公家煤厂代销煤),1950年6月孙成武将他个人的100万元股转给其弟弟孙成国(与其父亲孙常临伙居),继因第六代销处之门市部政府不准存在,而改为第十七代销处,两个代销处资金共是东北币200万元,此时第六代销处经理为张绍范,第十七代销处经理为孙成国,在经营中张绍范掌握两个代销处的经济,因此除将煤款作以投机性买卖外,(张绍范个人的)并任意出赊第六代销处的煤,结果至1950年末已欠吉林煤厂煤款东北币21054万元,张绍范承认该项损失为其个人造成的,愿意负责偿还这笔损失,但没有财产,经原法院处理,保人及股东负连带偿还责任,除保证人垫付部分外,并将股东孙成国之父亲孙常临之房产2间半及地皮300平方米查封抵债。孙常临不同意主张:“查封之房产是孙常临、孙常恒、孙马氏三人所有权,与此案毫无关系,孙成国虽系孙常临之子,但其已达法定年龄(24岁)并兼已通过有关人已还东北币2000万元,俗语言‘父债子还,子债父不管’,再说我尚未死,我儿还无权处理我财产,查封我的财产还债,我坚决不同意”。
本院据上述情况对该案提出两个处理意见请批示:
第一是主张应该查封,其理由是:(一)孙成国挣钱拿家去他父亲也享用而儿子作买卖赔了不负责任是不对的。(二)父子是同财共居,家庭财产有他儿一份,因此查封他父亲房产是正确的。(三)已经查封处理了不好变更。
第二是不应该查封,其理由是:(一)以财产所有权来说,该房产为其父亲所有,在其父亲未死之前,未得其父亲同意其子无权处理其父亲的财产。(二)孙成国作买卖不是他父亲拿的资金(孙成国的哥哥孙成武给的)虽然往家拿钱,但从父子抚养关系上来说他有这种义务,再说孙成国有爱人在家,而拿回的钱是用在生活上,并未用在购买房产之上,因此将他父亲之房产查封给其儿子抵债是不合理的。
以上两个处理意见何者适当,请指示。
1953年11月30日